首页>罗马正统在金帐 > 以弱胜强的战例

以弱胜强的战例

目录

牧野之战。

这应该是历-史记载的最早的号称以少胜多的战役。

周武王军-队约4.5万-人对阵商朝军-队约17万-人,还有一说商朝军-队达到70万-人。

商朝军-队人数看似远远多于敌军,但是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简单武-装起来的奴-隶和战俘,而且没有战车,只有步兵,商朝的主力正规军还在东南讨-伐,只有少量的纣王禁卫军参与此战。

周武王一方是联-合-起-来的各部族精锐,有战车五百乘,精锐武士三千-人,步兵数万,装备完胜敌军,而且士气高涨,人人都想要了商纣王的命。

所以从大战一开始,周武王联军一冲击,商朝军-队的那些毫无斗志的奴-隶和战俘便开始溃逃甚至倒戈,商朝卒。

····

阴晋之战。

这是战国时代一次极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,我在前面几篇文章中都有提及。

魏国5万魏武卒对阵秦国50万大军,又是一次看似极为明显的以少对多。

但是,魏国的魏武卒是装备极为精良的重甲步兵,是在战国前期战力无敌的军-队。

而秦国的五十万大军大多为装备简陋的农-民,是名副其实的50万农-民军,都是被-逼着参战,斗志低迷。

结果可想而知,秦国五十万大军被5万魏武卒反复杀穿军阵,毫无招架之力。

再多的乌合之众,也敌不过一支精锐之师。

·····

巨鹿之战。

这是压垮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,从此以后,秦朝名存实亡。

项羽率领的5万楚军对阵秦朝的四十万军-队。

对于楚军而言,只有一个劣势,总体兵力少,但他们在项羽的破釜沉舟后,士气暴-涨到最高点,个个都转化为精锐战力,决心复国灭秦。

而秦朝四十万军-队,看似总体兵力多,但在战争局部地区与楚军交战的实际兵力只有近八万,粮道也被楚军切断,其主将章邯一直都有畏战求和之意,士兵之中不仅混编着大量囚徒和奴-隶,而且个个士气低落,秦朝大厦将倾,人人都有厌战之心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