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国学十八篇 > 第58章 小学19

第58章 小学19(第2页)

目录

康功田功”

即路功田功也。

《西伯戡黎》:“故天弃我不与康食”

,伪孔训为“不有安食于天下”

义虽可通,而一人不能安食,亦不至为天所弃。

如解为“糟糠”

之糠,则于义较长。

故依《尔雅》解《尚书》,当可十得七八,要在引用得当耳。

然世之依《尔雅》作训者,多取《释诂》、《释言》、《释训》三篇,其余十六篇不甚置意,遂至“五达”

之“康”

一训,熟视无睹,迂回难通,职是故耳。

《经义述闻?春秋名字解诂》郑公孙侨字子产,既举《尔雅?释乐》之训,“大管谓之,大龠谓之产”

;复言“侨”

与“产”

皆长大之意。

实则“侨”

借为“”

而已。

《离骚》:“吾令蹇修以为理”

,理,即行理之理,使也。

蹇修,王逸以为伏羲氏之臣,然《汉书?古今人表》中无蹇修之名,此殆王逸臆度之言。

按《尔雅?释乐》:“徒鼓钟谓之修,徒鼓磬谓之蹇。”

以蹇修为理者,彼此不能相见,乃以钟鼓致意耳。

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,即此意也。

是知《尔雅》所释者广,故书雅训,悉具于是,学者欲明训诂,不能不以《尔雅》为宗。

《尔雅》所不具者,有《方言》、《广雅》诸书足以补阙。

《方言》成于西汉,故训尚多。

《广雅》三国时人所作,多后起之训,不足以释经。

《诗?商颂》“受小球大球”

、“受小共大共”

毛《传》以“球”

为“玉”

,以“共”

为“法”

,深合古训。

《经义要闻》以为,解“球”

为“玉”

,与“共”

殊义,应依《广雅》作训,拱、球,法也。

改字解经,尊信《广雅》太过矣。

要知训诂之道,须谨守家法,亦应兼顾事实。

按《吕氏春秋》,夏之将亡,太史终古抱其图法奔商,汤之所受小共、大共,即夏太史终古所抱之图法也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